
从南方艺术团到南方艺术研究会,经历了50年旅程,由韩劳达领衔的一群南方元老在近两年的疫情阻挡期间,编辑和出版了《顽岩缝中吐芬芳——南方50周年纪念特辑》,在5月1日举行了发布会,由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主持仪式,多位友团负责人和资深媒体人受邀出席了发布会,百多位出席者对特辑内容和发布会热烈场面留下深刻印象。
“南方”给新加坡艺术界留下的绚丽篇章,是七八十年代一群50岁以上的伙伴的集体记忆。“南方”原有属下戏剧团、合唱团和舞蹈团。戏剧团在1997年的《椰林学校》演出后便进入冬眠。2013年南方的原址直落亚逸艺术中心被收回后,属下的合唱团和舞蹈团另寻地点活动,戏剧团则停止例常活动。南方艺术研究会现任执委不参与这本50周年纪念特辑的编辑工作,并表明多年不再活动的老成员不能以南方艺术研究会的名义出版这本特辑。一批南方创团时期的元老和80年代起便在南方活动的成员无法认同现任执委的理念,便组织了“南方文艺社”。这个老伙伴组成的新团体刚获得社团注册局的批准,他们要继承南方的“根植本土,勇于创作”的精神,活动内容涵盖文化艺术的各种领域: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重要的是:根据章程,南方文艺社的会员是终身制,没有常年捐和月捐。南方今后的演出,将突出本土创作,发扬我国多元文化的优良传统。
韩劳达是国家文化奖得主和首届华族文化个人贡献奖得主,是这本名为《顽岩缝中吐芬芳》的南方50周年特辑的主编,也是南方文艺社的主席。副主席陈秀娟曾任南方艺术研究会主席,现任一社团总秘书。南方团龄50年的元老如杨世彬、黄家强、黄延辉等人以及多位原合唱团、华乐队、舞蹈团的成员都是“南方文艺社”的发起会员。
南方文艺社将积极招收年轻会员,以南方一贯的集体主义精神,重新出发,开展艺术学习和演出工作。
韩劳达说:顽岩缝中吐芬芳,是南方在最困难的70年代突破困境的坚韧意志的表白。大家从这本特辑里,可以体会南方精神,也可以了解南方文艺社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前景。
这本特辑可以在草根书室购买,每本20元。
